加密代币的本质及其价值属性探讨

2025-04-16

来源:道说区块链

在昨天的文章中,我分享了巴菲特“买股票就是买公司”的观点。

这个观点之所以成立,除了昨日文章中提到的投资逻辑外,还离不开法律上的保障。股票真实地代表了公司的权益,当投资者将一家公司的所有股票买下时,在法律上便等同于完全拥有这家公司。投资者可以决定董事会成员、管理层人选,并支配公司收益。

如果没有这样的法律保障,买股票的意义会大打折扣,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也会显著降低。

以此为参照,我们再来审视加密生态中的代币,便会发现它们与传统股票存在本质上的区别。

通常,我会将加密生态中的代币分为两类:

一类是原生代币,例如比特币(BTC)、以太坊(ETH)等;另一类则是非原生代币。

所谓原生代币,是指直接写入项目源代码中的代币,它们深度参与代码运行和项目运作。这类代币类似于现实生活中的商品,例如石油。

在项目中,原生代币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。没有这些代币,项目根本无法正常运作。例如,如果比特币或以太坊没有其原生代币,它们的区块链网络将无法维持运营。

而非原生代币则有所不同。它们并非从项目启动之初就写入源代码,而是项目方在后期出于各种原因额外发行的。即使没有这些代币,项目的运作也可以持续。

例如,Uniswap在没有代币的情况下也运行了一段时间;BASE二层扩展至今仍未发行代币,但这丝毫不影响其在以太坊二层扩展生态中的重要地位。

在当前的加密生态中,数量最多、争议最大的便是这类非原生代币。

对于这类代币,一些项目方将其定位为实际意义有限的治理代币,放任其自由发展;而另一些项目方为了凝聚社区,则会利用项目的盈利收入进行回购销毁。

这种回购销毁的操作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股票,久而久之,我们甚至会在潜意识中将这些代币视为股票,并用股票的估值逻辑来衡量它们的内在价值。

“这个项目的估值应该是多少,因此它的代币价格应该是多少”,这种表述正是上述潜意识的典型体现。

然而,如果我们冷静下来,从法律层面重新审视这些代币,就会发现它们根本不具备股票那样的权益,或者说其权益非常有限。

试想,一个投资者如果买下了所有的BNB,他是否就能决定币安(X安)的董事会成员?是否能掌控管理层?是否能支配每年的收益或者直接将其据为己有?答案显然是否定的。

近期有传言称某大型交易所准备与现任美国总统的家族达成交易,出让部分股权。

暂且不论这一传闻的真实性如何,但我们从中可以看出,这家交易所真正值钱的部分是什么。

毫无疑问,不是它发行的代币,而是它的股权。

从这个角度来看,BNB的内在价值远远不及COINBASE的股票。

如果我有足够的资金,将COINBASE的所有股票买下,我就可以让交易所退市,销毁股票,从而获得未来每年丰厚的净收益,拥有一头“现金牛”。

那么,如果这些非原生代币不具备股票那样的权益,它们究竟是什么?

在我看来,它们更像是项目方为了凝聚社区而发放的一种链上纪念品。无论是通过叙事的方式还是回购销毁的方式,其目的都是一样的:赋予这些纪念品一定的想象空间,使其“升值”。

但这种做法恐怕只能吸引散户投资者,指望外界的大资本真金白银地购买这些代币未免过于天真。

如果这些代币在未来仍然维持现状,它们的估值很可能会继续下降。若想让这些代币真正成为有价值的资产并实现破圈,目前我能看到的路径只有两条:

一是像股票那样,使代币真正具备权益属性;

二是像原生代币那样,成为项目中不可或缺的“商品”,深度参与项目的运营和运作,使得项目一旦失去这些代币便难以为继。

除了关税影响,我们还应关注加密货币市场的哪些动向?
« 上一篇 2天前

文章评论

加密代币的本质及其价值属性探讨...

来源:道说区块链 在昨天的文章中,我分享了巴菲特“买股票就是买公司”的观点。 这个观点之所以成立,除了昨日文章中提到的投资逻辑外,还离不开法律上的保障。股票真实地代表了公司的...

加密代币的本质及其价值属性探讨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