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太坊能否重回巅峰?三大核心问题剖析

2025-04-22

作者:Lane Rettig,以太坊前核心开发者、以太坊基金会前员工;翻译:金色财经xiaozou

作为一名深度参与以太坊社区近八年的成员,我对这个项目怀抱深厚的感情。2017年末至2019年中旬,我曾以不同身份为以太坊基金会工作。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,我在社交和经济层面都对以太坊投入了大量精力,并衷心希望它能够成功。

虽然以太坊在技术和社区建设方面一度遥遥领先于其他项目,但其根基始终存在隐患。尽管表面数据亮眼(如高市值、巨额TVL、区块满载等),但除DeFi和稳定币外,以太坊几乎没有真正实用的应用场景。用户行为也主要集中在交易和投机活动上。以太坊本有五年以上的黄金窗口期巩固早期成果,然而这一机会正在迅速关闭,甚至可能已经消失。

撰写本文对我来说并非易事。一方面,我对以太坊的现状有着深刻的认知,尤其是与其他加密生态系统的对比。另一方面,坦诚面对当前的问题需要极大的勇气。2019年离开以太坊基金会后,我曾有过公开批评的冲动,但最终选择了沉默——不仅因为时机不成熟,更因为我需要时间沉淀与观察。如今,是时候直面这些问题了。

近期,多项指标显示以太坊的状况不容乐观。作为资产的ETH严重跑输大盘,ETH/BTC汇率接近历史低点且持续多年下跌,市场情绪低迷。与此同时,与我同期参与以太坊的“元老级”朋友交流后发现,社区的悲观情绪前所未有。我们曾共同经历了多次市场周期、治理危机以及FTX和Terra/Luna的崩盘,但如今的悲观程度更甚以往。

尽管如此,我认为以太坊仍有翻盘的机会,但窗口正在逐渐缩小。以下是当前存在的三大关键问题及可能的改革方向:

问题一:研究崇拜

以太坊最大的失误之一,是将研究凌驾于应用之上。自创立之初,以太坊文化便将研究神圣化,牺牲了应用开发、可用性和简洁性等重要维度。研究者占据聚光灯中心,获得顶级演讲席位和播客访谈机会,在基金会内部享有近乎完全的自由。重研究型项目获得了绝大部分资助,而产品人才却沦为配角。

研究的重要性毋庸置疑,但过度研究是有代价的。以太坊的设计者们并非应用构建者,他们从未在以太坊上开发过生产级应用,也不了解开发者的困境。例如,用Solidity开发安全可用的现代应用有多困难,或密钥管理的挑战。他们往往忽视设计决策对用户体验和应用层的连锁影响。

当研究者被神化时,产品人才在生态系统中难以获得应有的尊重和支持。许多优秀的产品经理因加密货币的恶名和发展难度对行业望而却步。如果我们希望改变现状,则需要让更多产品人才获得与研究明星同等的地位,并推动VC支持真正可用的产品。

问题二:意识形态纯粹主义

以太坊在技术上的落后与其意识形态纯粹主义密切相关。以太坊在去中心化、抗审查等方面的坚持,限制了基础层和生态系统的创新空间。虽然这些价值观本身值得尊重,但它们也导致了变革进程缓慢甚至停滞。

以太坊目前的技术表现已明显落后于其他新兴公链。12秒的区块时间和分钟级的最终确认时间,与现代智能合约链普遍的亚秒级确认形成鲜明对比。多客户端实现进一步拖累了升级效率,每年仅能完成一次网络升级,而Solana等公链却能持续迭代。

以太坊社区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,明确是否愿意为更大规模、更高吞吐量和更好的可用性做出妥协。以太坊的成功并非因其价值观,而是尽管这些价值观取得的。如果想保持市场领导地位,以太坊需要在价值观上展现更大的灵活性。

问题三:成长困境

以太坊的发展受阻,根源在于定位模糊。从“世界计算机”到ICO平台,再到DeFi链、NFT平台,以太坊的叙事不断变化,但始终未能确立明确的愿景。

以太坊的技术突破向来是多线程并进,但基础设施必须服务于具体用例。当前的“商业模式”并不奏效,基础层未能有效捕获经济价值。随着数据可用性日趋商品化,以太坊需要找到不可替代的核心优势。

我认为,以太坊应专注于打造最安全、去中心化、可信中立的基础结算层。虽然不确定具体应用场景,但涉及大额资金或政治敏感型应用可能是适配的方向。

总而言之,以太坊试图满足太多人的需求,却忽视了实际应用与价值捕获。是时候做出改变了,否则将以太坊将面临更大的挑战。

DeFi 缺少的关键拼图:利率永续合约
« 上一篇 2天前

文章评论

以太坊能否重回巅峰?三大核心问题剖析...

作者:Lane Rettig,以太坊前核心开发者、以太坊基金会前员工;翻译:金色财经xiaozou 作为一名深度参与以太坊社区近八年的成员,我对这个项目怀抱深厚的感情。2017年末至2019年中旬,我曾以不同...

以太坊能否重回巅峰?三大核心问题剖析...